365书包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包 > 山河血 > 407.第407章 农村剧变

407.第407章 农村剧变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一片工地,任何人来到白小营都会感觉到,这个乡村,此时似乎变成了一片工地,到处堆满报砖头、沙石,而在这片工地上,随处可以看到那些满面笑颜的男男女女,男人们在砌着砖,女人们则不时的将茶水送过去。

而在这片繁忙的工地中,几个穿着西装的人在工地在走动着,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幕,这种欢喜详和、其乐融融的一幕,几乎感染了每一个人,而这一行人中的一个年青人,更是不时的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他所看到的这一幕。

“他们笑的这么高兴,应该都是合作社里的老百姓吧!”

在李璜看来,怕也就是盖自家的房子才会这么高兴。

“嗯,乡里人家盖房子,都是自家招呼着,再找几个短工,这里头有一半都是社里的劳力,正好现在是春闲了,抓紧时间的话,夏收前,这70多户人家,差不多就能住上新房子了!”

陪着这位从专区来的李先生在“新村”工地里参观时,白子新的神情中略带着些许得意,去年棉收之后,社里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挣了些钱,除去在合作社居中调解下,将家家户户的半分、一分那样的碎田置划成大田外,更为重要的就是盖新房,这些世世代代住着低矮草房的乡亲们,做梦都想住上新房子,眼瞧着这日子一天天的好了,自然动起了盖新房的念头,不过白子新并没有和其它人一样,任由他们盖,而是选择由合作社统一盖,为此用了并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去协调,然后又跑县里、跑专区找人帮助规划这个“新村”,也正因如此,才一直拖到现在这个时候。不过这种拖沓也是值得的,最为值得的恐怕就是建筑下降了很多。

“听说,你这个新村,是请北方的建筑师设计的?整个新区不仅有住宅?还规划有图书馆、学校、医院?”

“嗯,是这样的,待会儿请您指点指点,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

白子新谦虚地笑道。

最近一段时间,他这里来了不少参观者,在年前很少有人来这里参观,原因非常简单,相比于其它的47个试点,也就是他这在月前没盖新房,农民没有添什么新家什,自然的他们的生活从表面上看来,似乎没有什么变化,可现在却不一样,按照报纸上的说法——“这里将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农村社区!”,如此之高的赞美,自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,不仅外界,就连专区的官员、学者亦来此参观,尽管所有的一切并没有建好。

“不过医院倒是没有,按照规划,在市政广场倒是规划有一家诊所,合作社已经派了一个读过高小的村民,去县乡村服务学校,学习基本卫生保健知识……”

“民国十八年,平教会于河北定县,从事平民教育促进活动,也组织农村合作社以发展经济。通过详细的社会调查,平教会最终总结认识到,中国农民的症结在于“愚、穷、弱、私”,中国农村健康最迫切的需要是建立一种医疗制度,使广大民众得到现有条件下的“基本医疗和健康保护……”

或许李璜很少来农村,但并不意味着他不关心农村,深知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特别严重的他,自然知道知道诊所的重要性。

“那么,你们这诊所的资金是如何解决的呢?”

“通过合作社的公积金提供卫生费用,本社诊所,则只是提供诸如受热受寒、疟疾霍乱、感冒以及外伤和传染病的防治、上报工作,所需费用并不高,且社公积金最大开支为教育,第二便是卫生,费用足以保障,而且今年我们还准备于此推广合作医疗,从而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的问题,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卫生条件,所以在进行社区改造时,我们进一步推行新生活运动,通过改变卫生习惯、改善农村卫生状况,再配以民团训练,通过身体素质的提高,卫生素质的改变,达到增强居民身体素质的目的……”

听着白子新的解释,李璜则是颇为赞同的点点头,相比于保甲之类的基层政权,邯彰专区以合作社为基层组织的方式,无疑更为可行,而且其又颁布的《合作社法》来保障合作社的运行,如果说,这一次他在邯彰各地考察的结果是什么,那就是合作社更适应中国农村,更有利于农民,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。

正像合作社的建立和其制度化,则又为农村合作医疗的诞生开启了方便之门,因为公积益金是农村合作医疗赖以存在的要素之一,同时,农村合作运动还蕴涵了该制度成长所需的多种“营养素”:如合作社放款可助使农村经济活跃,解除农民生产、生活上的贫困,合作社组织可开拓出农民群众的自助、互助的精神,有利于维持农村社会秩序,合作社教育可启发农民的智能,增长农民知识,合作社赋予社员“一人一票”的表决权,通过这种训练,能激发农民个体的民主、权力意识等等。

“李先生,西街的已经有二十栋房子建好了,要不李先生,我们去那里看看吧!”

“行,让我们看看盖好的新家是什么样子!”

此刻,白子新得意的迈着大步走在最前面,而李璜一行则是不断地发现着令他高兴的事。而每进一户人家的时候,他都能够感觉到那些主人们喜笑颜开的神情中,透出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。

“去年还住在那泥房子里头,人老几辈的,可都没想过,这辈子不仅能住上砖瓦房,而且还能住上楼房……”

在一栋正在抹着水泥墙的两层小楼内,满面皱纹的老农憨笑着,那老脸上尽是满足之色,而李璜则特意打量着身处的房屋,未抹洋灰的房顶上还可以清楚的看到水泥预制板的缝隙,在一楼他逐一检查着各个房间,二十平方左右的客厅,一间十五平方的卧室,在厨房中,可以看到那用砖石砌成的贴有大块瓷砖的灶台,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入各个房间中,全不见往日印象中农村民居的昏暗。这些已经盖成却还未交付的民居,不时的给李璜等人以惊喜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